维立志博首秀盘中暴涨127%, 腾讯、正心谷“分羹”创新药盛宴
- 2025-07-26 06:50:14
- 992
创新药公司维立志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首秀盘中最高涨127%。虽仍未有产品上市,但强大的研发实力让维立志博成为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公司的资方阵容极为豪华,囊括了正心谷资本、腾讯、高毅资产、易方达、睿远、汉康资本等一众明星机构。此次公司上市大涨,这些机构也将共享创新药“盛宴”。
港股创新药赛道又添一位重磅参赛选手。
7月25日,维立志博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公司盘中涨超127%,收涨91.71%,报67.1港元/股,最新市值129.7亿港元。
资料显示,维立志博由康小强、赖寿鹏这两位医学博士联手创立于2012年。在两位技术大拿的光环下,维立志博12年内拿下8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获得包括正心谷资本、深创投、汉康资本、新希望医疗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此次IPO,公司引入的9名基石投资人也是“星光熠熠”,除正心谷资本、汉康资本“加仓”外,腾讯、高毅资产、易方达、睿远等均现身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维立志博目前虽有几个含金量较高的在研管线,特别是PD-1双抗备受市场关注,但公司目前尚未有产品上市。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持续亏损,2023年以来累亏超7亿。同时,持续的研发投入下,公司的资金算不上充裕,此次上市募资,也能为公司“补充弹药”。
维立志博盘中暴涨127%
上市首日,维立志博在资本市场赚足了眼球。
7月25日,维立志博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公司一度大涨超127%,股价最高达79.6港元/股,截至收盘涨幅回落至91.71%,报67.1港元/股,最新市值129.7亿港元。
据悉,本次IPO中,维立志博的发行价为35港元/股,全球发售3686万股,募资总额为12.9亿港元;扣除发行上市费用1.11亿港元,募资净额为11.79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维立志博的公开和国配部分分别获3494.78倍及40.78倍认购,表现相当火爆。
招股书显示,维立志博本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临床阶段候选药物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临床开发及监管事务、提升临床前资产、扩展现有管线及优化技术平台、提升产能等。
资料显示,维立志博主营业务为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
此外,维立志博的研发能力十分“抗打”。目前公司共有14条在研管线,6条进入临床阶段,其中LBL-024是公司的核心产品。LBL-024是一款同时靶向PD-L1和4-1BB的双抗药物,该药物的首发适应症为肺外神经内分泌癌,是全球首款已处于单臂关键性临床阶段的靶向共刺激受体4-1BB的分子。
在2025年ASCO年会上,维立志博公布的LBL-024实验数据表现优异,目前该药物已经获得NMPA突破性治疗认定(BTD)和美国FDA孤儿药认定(ODD),这意味着LBL-024进入了优先审批通道,也有望成为治疗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首款获批药物。此外,公司靶向GPRC5D、MUC16的两款TCE双抗LBL-034、LBL-033也备受市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双抗赛道的热度不断上升,维立志博已经达成两项BD交易。
早在2021年12月,维立志博就将公司的LAG-3抗体LBL-007的海外权益授予了百济神州,公司可以获得高达7.72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另加分级特许权使用费。但该协议已于2025年5月18日终止。
2024年11月,维立志博又与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公司Aditum Bio就公司的临床前产品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抗体LBL-051达成Newco合作,总价值高达6.14亿美元。
腾讯、正心谷“分羹”盛宴
此次维立志博上市,相伴公司多年的投资方们也将迎来收获期。
据了解,维立志博的两位创始人赖寿鹏、康小强都是医学博士,康小强现年64岁,赖寿鹏则已经80岁高龄。康小强在武汉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先后进入同济医科大学、北得克萨斯大学深造,并取得硕博学位。博士毕业后,他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从事肿瘤免疫疗法研究。
康小强与赖寿鹏正是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相识,2012年两人一拍即合,回国联手创立了维立志博。
在两位科研大佬的加持下,维立志博成立后也吸引了众多资本押注。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公司共经历8轮融资,累计募资约10.84亿元。
具体来看,成立三年后,公司便获得了1000万元天使轮投资,投资方包括南京凯元、上海庄钟。2017年,公司获得了2700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京汉康、南京捷源、南京凯泰、北京重山、南京景永。2019年,获8500万元A轮融资,并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苏州汉康、恩然瑞光、昆明诺泰、宁波怀格等等。
次年,维立志博又拿下7500万元B轮融资,以及1.3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方健民、南京其瑞佑康、宁波怀格、昆药集团、上海国鸿、新余上润、嘉兴铭朗、南京江北高新基金、宁波揽慧。
此后,维立志博名声渐显。2021年,公司完成6.07亿元C轮融资,获正心谷资本、杭州龙磐、厦门德屹、上海乐永、黄河三角洲荣昌、汉康资本、新希望医疗、深创投、新余市新国路、南京恩捷、嘉兴同人、恩然瑞光等十多家机构认购。
2024年11月,维立志博公司又完成1.3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安徽昆路、广州凯得、新余上宣。
此外,本次IPO公司引入了9位基石投资人,阵容十分豪华,合计认购6900万美元(约5.42亿港元),包括正心谷资本、高毅、OrbiMed、TruMed、腾讯、易方达、睿远、SAGE和汉康资本。其中正心谷资本和汉康资本此前已持有公司股份,此次继续“加仓”。
据维立志博招股书,IPO后,康小强直接持股4.18%、赖寿鹏直接持股3.39%,维立志博的股份激励平台礼至合伙持股6.81%。
正心谷资本与汉康资本则分别持有维立志博7.2%、6.67%的股份,最新持仓市值分别达9.34亿港元、8.7亿港元。此外,恩然创投持股6.27%,南京江北新区实体持股4.82%,怀格资本持股3.69%,新希望医疗持股3%,深创投实体持股1.77%。
上市“补血”
实际上,2024年11月,维立志博就曾向港交所递表,但以“失效”告终。今年6月,公司二次递表,这才成功上市。而急于上市的背后,或许与公司亟需“补血”有关。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且“烧钱”的过程,“亏损”是许多处于研发阶段创新药公司的常态,维立志博也不例外。公司的研发管线虽被市场寄予厚望,但仍未有产品上市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2023、2024及2025年一季度(简称“报告期”),维立志博仅在2023年实现收入886.5万元,来自百济神州,其余时间无任何收入。报告期内,维立志博的期内亏损3.62、3.01、7536.7万元,累计亏损约7.38亿元。同期,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35亿元、1.86亿元、5775.1万元。
而由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及连年亏损,导致维立志博的经营现金流连续净流出。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93亿元、-1.19亿元及-2636.5万元。
资金状况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维立志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1亿元,流动负债为4.62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借款2.55亿元。若考虑到还要支撑未来的研发投入,维立志博的资金实在算不上宽裕。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5月,维立志博与百济神州的授权合作协议已经终止,这也意味着,7.71亿美元的潜在收入如今化为泡影,公司失去了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维立志博也在招股书中直言,公司预计未来将继续亏损,并且可能无法产生充足收入以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公司连年亏损,但维立志博的两位创始人并未“亏待”自己。2023年及2024年,康小强的年薪分别达到1032.4万元、2335万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报酬分别为741.9万元、2245万元;赖寿鹏的年薪分别为689.1万元、638.9万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报酬为494.6万元、541.4万元。
此次上市首日大涨,说明投资者对维立志博十分看好,但公司核心产品究竟何时上市,未来能否实现自身“造血”,仍有待后续观察。
- 上一篇:圣枪哥打了十年第一次要去了
- 下一篇:中韩元首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