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金“钟情”中国A股, 外资A股持仓近2.4万亿

  • 2025-07-28 01:40:37
  • 115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一股“中国风”正席卷全球投资市场。从韩国散户“扫货”到主权财富基金增配,国际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聚焦中国资产。最新数据显示,外资在中国A股的持仓规模已接近2.4万亿元人民币,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稳步复苏、资本市场持续开放以及资产估值吸引力增强等多重因素的驱动。

“韩国股民”成“排头兵”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的数据揭示了这一趋势。截至7月15日,韩国投资者年内对A股和港股的累计交易额已超54亿美元,中国市场跃升为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这则消息点燃了市场对中国资产重估的讨论。

这并非孤立现象。景顺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多只主权财富基金正计划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约60%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未来五年增配目标,亚太、非洲、北美地区的主权基金也纷纷表态看好中国市场。

东方IC

外资机构持仓超2万亿,偏好明显

具体到A股市场,外资的活跃身影无处不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外资机构合计持股市值约为23977.57亿元。这些“聪明钱”的投资偏好清晰可见:经营稳健、分红慷慨的红利股和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股成为他们的心头好。

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白马股自然是外资重仓的对象。例如,宁德时代被40家外资机构持有,持股市值超1530亿元;贵州茅台则吸引了81家外资机构,持股市值超1027亿元。

此外,长江电力因其稳定的水电业务和高达3.21%的股息率,成为外资寻求稳定现金回报的重要标的。而在成长股领域,宁德时代之外,双环传动、思源电气、宏发股份等细分领域龙头也备受青睐。以双环传动为例,其新能源汽车齿轮业务增长迅猛,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一度超24%,显示出外资对这类高成长、强竞争力的企业情有独钟。

估值洼地与经济复苏双重吸引

市场分析认为,全球资金“钟情”中国A股,核心在于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为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外资进入提供了便利。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指出,A股企业盈利可能逐季温和复苏,增量政策有望提振市场信心。中金公司则从国际货币秩序重构的角度分析,认为美元步入下行周期,美债“锚”作用下降,人民币资产相对受益,A股和港股的风险溢价处于历史低位,估值具备较强吸引力。特别是港股作为离岸人民币资产,有望直接受益于资金回流,其价值重估也可能对A股产生积极外溢效应。

在全球资金加速流入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外资的持续加仓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活水,其投资逻辑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中国资产,正以新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