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 Med总裁称自己被“强行替换”, 谁动了谁的“奶酪”?

  • 2025-07-22 23:20:05
  • 867

[文/观察者网邓军编辑/赵乾坤]

据美国彭博社、法国《世界报》(LeMonde)等外媒报道,法国知名全包式度假村品牌ClubMed的全球总裁亨利·吉斯卡尔·德斯坦(HenriGiscardd'Estaing)近日宣布离职。德斯坦表示,其离职源于与母公司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在战略及公司治理层面存在分歧,并称自己被“强行替换”。

《世界报》援引德斯坦于7月16日发布的员工信及声明内容报道,复星集团单方面做出了替换其职位的决定,且未遵循双方事先约定的程序。德斯坦在声明中重申其主张:ClubMed应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实现股权多元化,同时确保决策中心稳定在法国。他声称自己已尽力沟通,但复星拒绝了相关提议,并最终终止了他的职务。

复星随后发表声明回应称,ClubMed从去年起已启动董事长继任计划,且该计划是在德斯坦和董事会的“协作”下进行的,目前仍在推进中。复星表示“高度尊重ClubMed的法国传统和根基”,并承诺决策中心将继续留在法国。

美国彭博社提及,德斯坦自2002年起担任ClubMed的全球总裁,并于2022年出任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的联席CEO。德斯坦在声明中提到,自己曾与复星共同参与“严格”的新任董事长和CEO遴选流程,但复星最终根据自身标准选择了候选人,且未设置过渡期或对未来的股权结构提供保证。德斯坦担忧这可能导致决策权转移至上海,并削弱公司的国际治理和法国根基。

ClubMed作为复星旅文的核心营收与利润来源,其管理层变动备受市场关注。

复星旅文财报数据印证了ClubMed的关键地位: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额人民币106.5亿元,ClubMed贡献了88.9亿元,占比高达83%。这一比例较2023年全年的76%进一步提升,凸显了其对集团营收的决定性作用。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强调,集团将“聚焦生物医药和文旅两大主业,走轻资产运营道路”。2025年3月19日,复星旅文正式从港交所退市。此后,集团战略重心明确向“轻资产输出”与“数字化转型”转移。此前,复星旅文曾计划将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分拆,通过在上交所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实现资产证券化,以优化资产结构。有市场分析认为,作为核心优质资产的ClubMed未来也可能成为类似资本运作的对象。这一方向显然与德斯坦主张的ClubMed独立上市路径存在冲突。

实际上,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德斯坦与复星旅文之间的分歧由来已久。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称,自2015年成功竞购ClubMed以来,郭广昌领导的复星集团曾长期赋予德斯坦高度自主权。双方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ClubMed北京、上海度假村项目推进期间出现了意见分歧。2022年底,徐晓亮接任复星旅文总裁后,德斯坦虽被任命为集团联席CEO,但实际管理重心开始向中国团队转移,复星系高管徐秉璸被任命为复星旅文执行董事、联席总裁,并同时兼任ClubMed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3年底,德斯坦突然辞去复星旅文副董事长等职务,仅保留联席CEO头衔,官方理由是“专注ClubMed业务”。2024年,徐晓亮将ClubMed的财务管理权交由时任复星旅游集团首席财务官的蔡伟德负责。原ClubMed首席财务官米歇尔·沃尔沃夫斯基(MichelWolfovski)随后辞去高管职务并离开公司。2024年夏季,德斯坦在致员工信中曾对沃尔沃夫斯基被解雇表示不满。

德斯坦于2025年6月11日接受《费加罗报》专访时进一步透露,法国政府支持ClubMed独立上市,且法国国家投资银行Bpifrance有意成为其股东。他预计ClubMed最早可在2026年上半年于巴黎证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可能达到约20亿欧元。德斯坦认为,独立上市将为ClubMed带来实现增长目标所需的财务灵活性与股东多元化。对此,复星旅文迅速发布声明回应,明确表示:“在现阶段,没有计划让ClubMed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

《费加罗报》最新报道称,复星管理层已从最终两名候选人中选定斯特凡·马凯尔(StéphaneMaquaire)接任。这位51岁的土木工程师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深耕大众零售行业,曾担任家乐福南美分公司负责人,并在阿根廷和巴西工作五年。报道指出,其背景缺乏旅游度假行业的直接管理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在德斯坦离职前,复星方面已释放出为ClubMed旗下重资产项目寻找战略投资者的信号。

此番德斯坦的离职,将对ClubMed未来的战略走向,包括潜在的战略引资或资产重组进程产生何种影响?欧洲市场对于复星管理下ClubMed可能“去法国化”的担忧情绪,会否成为相关进程中的变量?

欢迎您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