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Robotaxi驶入现实: 华为L3级智驾"技术优势"为何难落地?

  • 2025-07-20 14:08:54
  • 380

特斯拉最近开始在美国试运营自己的robotaxi,而口口声声说自己技术遥遥领先的华为在国内却迟迟没有推出自己的L3智驾。所谓的遥遥领先是否只是吹牛?华为相比特斯拉在技术上谁更厉害呢?

Robotaxi也只是试运营,并且问题重重

虽然Robotaxi声称以后再也不用私人拥有车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会成为主流。但通过目前的技术来看,距离这一远大目标还是有些差距的。一方面,这次Robotaxi只是试运营,仅仅投入了10-20辆Model Y,并且还是副驾配备安全员,在此基础上,还仅限于奥斯汀南部的特定区域。说明马斯克对自己的技术也不是完全自信。

另一方面,Robotaxi实际表现也一般。虽然能在高速公路或者主干路上表现流畅,但车辆却经常发生误判警车位置导致急刹车、短暂逆行、方向盘抖动等等问题。而且现在车队依然主要依赖安全员过渡,距离完全无人驾驶还有差距。所以大家也不必盲目崇拜特斯拉的技术。

华为L3不落地主要还是法规限制,3季度就能落地高速L3

现在国内的L3自动驾驶责任划分依然不太明确。虽然北京、武汉等地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事故责任依然在国家层面进行细化。华为也联合11家车企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推动“黑匣子”数据记录和责任共担机制,但立法进程仍需时间。而且L3辅助驾驶高度依赖高精地图,华为虽然在大城市已经获取了实时路况数据,但全国范围的数据仍需时间去布局。

不过好在华为自己也说,早就具备L3级辅助驾驶能力了,并且搭载ADS4.0的车型有望在今年3季度落地高速L3智驾。而那时国内的FSD可能依然无法实现L2+级的体验。

智驾技术是动态博弈,华为不一定就比特斯拉差

华为和特斯拉在全球智驾领域都算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特斯拉主打的是纯视觉方案,在结构化道路和标准化场景下,它的表现会更成熟。所以能发现他进入国内之后,面对复杂路况就显得相形见绌。不过他这样设计的好处就在于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的商业化复制。所以特斯拉能造出Robotaxi,而华为就很难。

那华为的优势就在于,它是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度地图方案,这种技术就更适合咱国内这种人车混行、规则多变的路况。并且毕竟他是传感器融合方案,在面对极端天气或者非结构化道路的安全性肯定也会更优。缺点就是太贵,在传感器或边际成本没下来之前,普通10万的家用车基本不可能用上。

总的来说,随着L3法规的逐步完善,华为有很大可能在国内市场先特斯拉一步布局L3板块。再加上特斯拉还要进行本土化数据训练,虽然FSD足够智能、足够成本低,但在国内的体验可能还真不如后续的华为ADS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