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架构却支持安卓15, 骁龙680为何如此长寿
- 2025-07-26 06:45:03
- 246
在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里,什么SoC最“长寿”?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比如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现阶段那些已经明确承诺会提供6年、7年系统更新支持的顶级旗舰SoC,它们的“预期寿命”显然可以认为很长。也就是说,哪怕是在7年后,依然有理由期待搭载这些SoC的机型无论系统版本、还是实际性能,都依然有一定的“可用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三易生活一直建议大家直接买配备旗舰SoC的机型,尽量不要在性能上节约成本的原因。
但如果是站在厂商的角度呢?那么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什么SoC是明明推出时间很早、架构上也早已落后,却依然在市场上广泛销售,甚至一直持续有新机上市的。
别说,那几乎肯定就是高通的骁龙680了。
骁龙680有多长寿呢?它其实发布于2021年第四季度,但其CPU架构、4G基带等指标都很明确地直接继承自2017年的“经典老U”骁龙660。甚至从内存子系统的设计来看,骁龙680的规格比它的“老祖宗”还要更简化了一点。
但是从市场端来看,骁龙680就要比“神U”骁龙660还要成功许多。毕竟骁龙660差不多就只在市场上活跃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而骁龙680从2021年发布至今,不仅依然还有新机在用,而且更是曾多次被用在看似完全不符合其性能水准的两千元级别“时尚手机”上,甚至还因此成为“业界名梗”,诞生了所谓“虽然680性能差,但我们调校得好,流畅度就可以不输给其他旗舰手机”之类、令人迷惑的言论。
当然,无论是从业界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骁龙680这种“超长待机古早芯片”所抱持的态度,都必然是鄙夷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一探究竟,到底为什么骁龙680会如此“长寿”?
首先来看看硬件方面。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相关信息,我们先将多代骁龙6系SoC的配置信息总结成了上面这个表格。
从中大家便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骁龙680之后的多个“后继者”,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反而不如它的因素。比如骁龙685过高的大核频率搭配老旧架构,很容易导致能效恶化;比如骁龙690和骁龙695都减少了大核数量,实际上不利于多核性能,而且骁龙690的制程和内存频率还都有所退步。
事实上,直到四代之后的骁龙6 Gen1,才终于从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是完美地超越了骁龙680。而“巧合”的是从市场反应来看,骁龙6 Gen1(以及其续作)的客观口碑,也确实要明显好于骁龙695、骁龙685等前几代产品。
这样一来就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骁龙6 Gen1以及后续型号毕竟还“太新”,它们注定在价格上会与“成熟的”骁龙680有不小的差距。也就是说,骁龙680不仅没什么突出的设计问题,而且还会非常便宜。
另外一点,就在于虽然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了5G技术,但对于一些入门级的手机、平板,或者是一些针对海外(5G未普及地区)市场的设备来说,厂商反而会更需要一款“足够靠谱的4G主控”。在这种情况下,骁龙680就很可能就成为了最好的一个选择。
当然,光有合理的硬件设计以及足够低廉的价格,并不足以成为支撑骁龙680一直“苟”到现在的全部原因。因为细究骁龙680的软件适配时就会发现,这款“陈年老U”确实是足够“神奇”。
比如,在某知名安卓阵营品牌的系统更新体系里,可以看到其基于骁龙680的平板电脑刚刚在今年7月16日,得到了最新的系统推送。而且在此次更新后,其底层的安卓版本更是从刚发售时的Android 13,直接升级到了Android 15。
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同样是在这个品牌,在不少搭载骁龙778G、骁龙888等中高端甚至旗舰平台的产品,如今都已停止了系统更新的维护。它们的性能明明要远高于骁龙680、架构更是新得多,但很明显在系统适配、特别是在驱动适配的“待遇”上,反倒是骁龙680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而且对于目前的Android系统来说,因为Treble(内核与驱动与系统版本解耦)、参数更新(部分系统文件可独立于系统本身进行更新)等一系列技术早已普及,在客观上大幅降低了老架构SoC“适配”新版系统的技术难度。就拿我们手头的这台骁龙680平板来说,它虽然使用的是2025年7月刚刚更新的系统,但其GPU驱动依然用的是2024年8月底的版本。换句话说,甚至可以指望它将来继续更新到Android 16系,将骁龙680的“神奇故事”继续演绎下去。
只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如果骁龙680这种老平台都可以适配最新版的系统,那当初许多骁龙855、骁龙865、骁龙730G之类的老机型,是不是在适配新版系统这件事上,也并无技术难度可言呢?如果没有难度,但厂商却只“偏爱”骁龙680,而不给那些实际上更“新”一点的老机型也适配新系统,未免就有点不太厚道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