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富吴向东: 27岁白手创业, 20年蛰伏, 2次IPO, 身家188.9亿
- 2025-07-27 16:19:13
- 309
一瓶假酒,点燃了中国酒业最传奇的逆袭之火。
当年轻创业者请教成功秘诀时,吴向东总指向车间方向:“去闻闻酒醅的味道,三十年来我每天如此。真东西,骗不了人。”
酒香越过灌装线飘向远方,株洲的夏夜灯火辉煌。新的挑战已然来临,但这位湖南商人用三十年酿造的“真假哲学”,正随同10万吨基酒一起,在时光窖池中持续发酵。
5月26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灯火通明。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站在“相信真力量”的巨幅背景板前,面对上千名经销商,声音铿锵:“过去20年是‘真的华致’。”
台下掌声雷动。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位掌控两家上市公司的“白酒教父”,二十年前的创业初心竟源于一次尴尬遭遇——朋友搬家时珍藏的名酒,经他鉴定近70%是假酒。
一个月后,《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揭晓,56岁的吴向东以188.9亿元持股市值成为贵州首富。
从27岁白手起家到身家百亿,这位湖南株洲醴陵走出的企业家,用三十年时间构建起横跨生产与流通的白酒帝国。
NO.01 破局:
从酒桌尴尬到商业洞察
1996年,27岁的吴向东在长沙创立海达酒类食品批发公司时,没人能预料这个中专毕业的年轻人将改写中国白酒行业格局。他拿下的第一个重要筹码,是五粮液旗下“川酒王”的湖南省代理权。
销售天赋在此时初露锋芒。仅用一年时间,吴向东就将川酒王打造成湖南市场销冠,1997年更晋升为全国总代理。
这段经历让他洞悉了酒类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亲历了行业痛点——假冒伪劣的肆虐。
一次朋友家宴成为转折点。吴向东发现朋友珍藏的名酒中70%是假酒。这种行业乱象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业决心:“一定要创立一家‘只卖真酒,绝不卖假酒’的公司。”
但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1998年初,因假冒产品冲击,吴向东被迫停止川酒王代理业务。
正是这个挫折,催生了他自创品牌的想法。同年,29岁的吴向东与五粮液签订OEM协议,推出金六福品牌,开启从经销商到品牌创造者的蜕变。
NO.02 登顶:
营销鬼才的闪电战
金六福的崛起堪称中国白酒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深谙市场之道的吴向东,在品牌诞生第一年就豪掷1亿元广告费,让新品牌迅速抢占消费者心智。
他的营销策略精准而凌厉:首先建立“福文化”品牌联想,切中国人情感需求;其二以星级命名产品系列,形成清晰价格阶梯;其三2001年聘请带领中国男足闯入世界杯的米卢代言,借势体育营销。
市场回报令人眩目:2000年金六福收入突破9亿元,2004年达20亿元,2008年更突破60亿元大关,跃居中国白酒第三品牌,仅次于茅台、五粮液。
危机却在此刻悄然逼近。金六福的成功引起五粮液警觉,后者大幅削减其产量。“断供”危机让吴向东彻夜难眠——没有自有生产基地的品牌如同空中楼阁。
NO.03 转型:
百亿买窖的豪赌
2001年,吴向东开启了一场改变行业格局的收购狂潮。连续9年投入数百亿资金,他先后将湖南湘窖、江西李渡、贵州珍酒等13家酒企纳入麾下,其中包含9个驰名商标和4个老字号。
2005年的战略布局尤为关键。在收购酒厂同时,吴向东创立华致酒行,推出全国化保真连锁模式,一举拿下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代理权。
“买真酒到华致”“买名酒到华致”不仅是口号,更成为品牌承诺的核心。华致构建了全链条保真体系:
与名酒企建立战略合作,实现源头直采;建立三级鉴真模式、一瓶一码溯源体系;打造“名酒厂金牌服务员”的服务标准。
2009年的收购具有战略意义。吴向东出资8250万元收购贵州珍酒厂,将其改制为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他立下豪言:要将珍酒打造成“酱酒第二”。
NO.04 双IPO:
资本市场的破冰者
2019年1月29日,深交所钟声响起。华致酒行成功登陆创业板,摘得“A股酒类流通第一股”桂冠,终结了资本市场十年无酒类流通企业上市的僵局。
更大的突破在四年后到来。2023年4月27日,吴向东站在港交所大厅,见证珍酒李渡挂牌上市(06979.HK)。
这一刻创造了历史:近7年来白酒行业唯一IPO成功企业;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
上市前私募巨头KKR先后注资8亿美元,最后一轮估值高达336亿元,超过当时A股上市酒企老白干。
珍酒李渡旗下四大品牌覆盖酱香、兼香、浓香三大香型,涉足高、中、低价位带,形成独特的“四品三香”矩阵。
至此,吴向东手握A+H两家上市公司,构建了从生产到渠道的完整白酒产业帝国。2022年胡润百富榜上,他以220亿元财富位列第251位;2025年更以188.9亿元持股市值登顶贵州首富。
NO.05 穿越周期:
长期主义者的坚守
白酒行业的寒冬不期而至。2024年,华致酒行净利润暴跌81.11%,珍酒李渡经调整净利润仅微增3.3%。
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头部酒企加码直销渠道,挤压中间商空间;茅台直销收入同比增长36.16%,五粮液直销增长12.53%;酒仙网、1919等垂直电商平台加速扩张。
面对挑战,吴向东在2025年5月《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中阐述了他的坚守:“作为周期性行业,白酒行业周期波动是常态。”
他提出提升“三种能力”——产品力、营销力、品牌力,强调要“坚守传统工艺,提升产品品质”。
“做难但正确的事”成为珍酒李渡的应对哲学。在营销创新上,吴向东推动“酒旅融合”:如在贵州打造珍酒庄园,建设酒旅融合新高地;
在长沙创立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探索美酒美食融合模式;李渡品牌构建“考古+酿造+文旅”沉浸式体验场景
数字化转型成为破局关键。吴向东之子吴其融主导的电商业务异军突起,2024年华致酒行电商收入达20.92亿元,同比增长72.87%,占营收比重升至22.11%。
NO.06 传承:
酒二代的数字使命
2024年10月,29岁的吴其融同时进入华致酒行和珍酒李渡董事会,标志着吴氏家族权力交接拉开序幕。
这位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生已在父辈产业中历练多年:
2019年加入珍酒李渡,负责数字营销部;2021年主导创立华致数字,开展短视频、直播业务;在长沙组建300人电商团队,专注产品策划与网红直播
2025年4月17日,珍酒李渡宣布吴其融接任执行董事,正式走向权力中心。这位精通计算机系统工程的“酒二代”,承载着传统酒业数字化转型的希望。
“未来20年华致一定是潮的华致、数智化的华致。”吴向东在2025年华致20周年庆典上描绘新蓝图,“要把护城河做好,让所有客户、消费者离不开华致才算成功。”
结语:三十年酒醅发酵,酿出的不只是珍酒的醇厚,更是一位创业者对“真”的极致坚守。从被假酒刺痛的那一刻起,吴向东的每一步都踩着“做难但正确的事”的脚印:
用OEM模式破局品牌困局,以并购整合筑牢产业根基,靠双IPO敲开资本大门,在行业寒冬里锚定“产品力+数智化”的航向。
他的故事里,没有捷径,只有“闻酒醅知火候”的耐心;没有偶然,只有“从渠道到生产”的全链条深耕。
当“酒二代”带着数字基因接棒,这场跨越周期的创业史诗,又写下新注脚:传统不是枷锁,坚守不是固执,真正的长久,是让“真”的内核,在创新的土壤里持续生长。
亲爱的老铁们,你从吴向东的故事里读到了什么?若你遇到“假酒式”行业乱象,会像他一样选择“重做一遍”吗?
双IPO背后,你觉得他最该被记住的决策是哪一个? 传统行业的传承,该如何平衡“守老”与“创新”?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思考。
- 上一篇:坠湖女司机独自抚养个大学生
- 下一篇:折腰庆功宴座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