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EUV光刻胶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 2025-07-28 09:01:26
- 328
咱们在芯片关键材料上,终于有了一次像样的 “反击”。
7月23日,清华大学官网发文,清华大学许华平教授团队在EUV光刻胶上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芯片产业的人,看到他们研发出基于聚碲氧烷的新型光刻胶,还登上了《科学进展》期刊,我这心里真是又激动又感慨。
可能有人会问,光刻胶这东西到底有多重要?
作为芯片制造时的 “感光底片”,EUV光刻技术要在7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制程里刻出电路图案,全靠它来实现。
但以前咱们在这方面太被动了,EUV光刻胶国产化率几乎为零,就算是技术相对简单的 KrF、ArF 光刻胶,国产货也只占1%-2%。
整个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率才15%,70%都得靠进口。
许华平团队的创新,说白了就是找对了 “材料密码”。他们把碲这种元素放进了聚合物主链里,这东西吸收EUV光线的能力比传统材料里的锌、锆这些强多了。
更妙的是,碲和氧形成的键比较 “脆”,一被EUV光照射就会断裂,能快速显影出精细的电路图案。
这项突破的意义,可不止于实验室里的论文。国家早就把光刻胶当成了战略重点,大基金三期要投500多亿支持研发,相当于前两期的总和。
地方也在使劲,毕竟到2026年,咱们对光刻胶的需求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国产替代的市场大得很。
以前总听说 “造不如买”,但这几年的技术封锁让咱们明白,关键东西必须自己搞,不然永远要看别人脸色。
不过话说回来,从实验室到工厂量产,还有不少坎要迈。
光刻胶这东西太 “娇气” 了,纯度、稳定性、每一批次的一致性都得做到极致,不然刻出来的芯片就会出问题。
而且,它还得和 EUV 光刻机这些设备配套,整个产业链得拧成一股绳,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
现在全球光刻胶市场,日本和美国的企业还占着大头,专利壁垒密密麻麻。但越是这样,咱们越得咬牙坚持。这次清华大学的突破,相当于在墙上凿开了一个小口子,让光透了进来。
接下来,就得靠企业把技术接过去,解决量产中的各种难题,把成本降下来,质量提上去。
我觉得这次突破最大的价值,不光是技术上的进步,更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它证明咱们在高端材料领域不是不行,只要肯投入、肯钻研,就能找到突破口。
随着越来越多的团队加入,政策和资金持续给力,说不定再过几年,咱们就能用上完全自主的EUV光刻胶,芯片产业的自主率也能大大提高。
清华大学这一步,走得扎实,也走得及时。